官方微信 手机客户端

你好孩子-nihaohaizi

搜索




“我都是为你好”这句鬼话,毁掉了多少孩子的幸福!

[复制链接]
江南实名认证 发表于 2015-9-6 12: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都是为你好”这句鬼话,毁掉了多少孩子的幸福!

  春节归来,我的一位同事就迫不及待地跟我讲起了她一个亲戚的“事迹”:
  是我老家的一家亲戚。这个父亲的女儿11岁了。一直在老家留守,读寄宿制学校。
  在爸爸眼里,自己的女儿有一身毛病,比如贪玩、情绪化,爱使小性子,各种不听话。于是很有意思,女儿也对她爸爸有一肚子的不满意。父女关系一直别别扭扭。
  有天早上,女儿莫名其妙闹情绪,说好了一起出发去一个地方的,她突然就不走了。父亲坚定认为,不能哄她、惯着她,不然要惯坏的。于是干脆冷处理,留女儿在家里,独自出发了。
  他后来这么跟我说的:能惯着她吗?以后她要经历的社会还要复杂的多,谁会来哄她、惯她?必须要让她吃点苦头、受点挫折才行,这样是为她好。
  他脸上固执而坚定的表情一下子把我的嘴巴牢牢堵住了。我突然有种秀才遇兵的感觉。
   mp5450733_1425957702249_1_th.jpeg
  案例中的这个女孩已经11岁了,正是特殊的年纪,双脚已然踩在了青春期的门槛上。青春期孩子对成长的困惑,留守儿童对父母关注的渴求,女孩子本身的情绪敏感繁复等,都交织在一起。这个时候,父亲再用冷处理,无疑会雪上加霜。
  让孩子留守,不管出于何种理由,都可算是做父母的失职。当孩子遇到情绪问题的时候,父母的接纳尤其重要。
  那么,是这个父亲不爱孩子吗?他说,“我都是为她好。”说的时候,应该是非常真诚且发自肺腑的。就像千千万万个其他的父母一样。
  只是因为无意识,因为缺少那么一点心理学的常识,他们却同时又在亲手把自己的孩子推到无助的深渊,甚至会亲手毁掉孩子未来的幸福。
  何出此言呢?
  我所尊敬的心理学前辈杨凤池老师这样说过:
  一直挨打的人,长大了可能与打自己的人结婚;一直受宠的人,长大了可能与宠自己的人结婚。
  为何会这样?不仅父母的行为举止,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对孩子行为举止、情绪情感的反馈模式,也同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影响。
  对上面案例中的女孩来说,与父亲的关系若持续这样下去,就很可能会影响到她一生的幸福,尤其是婚姻。因为不被自己父亲接纳、总是被父亲否定的女孩,很容易自卑,并且很可能会找到一个类似爸爸那样对待自己冷酷又糟糕的男人做丈夫。
   142595750499822561.jpg
  关于这一点,我也曾经在我的《爱,从读懂孩子开始》一书中专门阐述过。
  对我们的孩子来说,亲子关系是生命早期最重要的、几乎是唯一的关系。它对孩子未来构建自己的亲密关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力。
  比如,我们常常会见到,父女关系好的女孩,往往会寻找像父亲一样的男人做丈夫,母子关系好的男孩,则倾向于寻找像母亲一样的女人做妻子。
  最痛恨父亲的那个男孩,后来长大后,将变得父亲几乎一模一样,因为“恨”是一种高度的注意力,让孩子把父亲的一言一行都尽收眼底、化入自己的血液里。
  而一个酗酒的父亲,她的女儿极可能再去找一个酗酒的丈夫。因为“照顾、忍受一个酗酒的男人”,这是她所能学到的唯一的、与异性相处的模式。
  至于那些父母婚姻关系破裂的孩子,大多数时候也同样难以拥有长久的婚姻。即使内心同样孤独和渴望爱,他也无法像大多数其他人一样建立和谐的亲密关系,因为他没有进行过爱的练习。
  总之,在早期教育中,父母的行为,以及每一次对孩子的回馈,都会深刻影响到孩子。而孩子所有童年的经历,都会化入血液里,沉淀到潜意识里,然后带着我们走向我们的命运。这就是亲密关系中的“遗传”。这种遗传,源自孩子对父母的爱。由于这种强烈的爱,孩子会潜意识里认同父母的做法,并去重复父母的人生。除非这个孩子长大后,能够不断地自我成长、觉察,否则就会一直被自己的潜意识牵着走。
   142595750518107642.jpg
  在中国,由于家庭文化的特殊性,父母与孩子的联结更加复杂和牢固。这也让亲密关系模式的传承,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孩子们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作为天生的观察者、模仿者,拥有着强大的感受能力——唯独没有判断力,因此,他们像海绵一样,凭着直觉吸纳父母爱他们的方式(无论好的坏的),再以同样的模式去和其他人相处。
  于是,父母一直做的事,最后又变成了孩子一直重复做的事。而父母的命运,也似乎又在孩子的身上重演。但如果能够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也恰是我们能够破除这种“遗传魔咒”的开始。
  此文,一方面送给我的那位同事。希望帮她梳理清楚思路,也能对案例中的女孩和父母有所帮助。同样,也送给所有父母。
  每个有孩子的人都该知道,身为父母,不仅仅意味着荣耀和权威,更多是责任。
  放下“我都是为她好”的执念。什么是好与不好,孩子长大后,自有判断和定论。千万不要弄巧成拙。我们能做的,不过是尽力读懂孩子内心的真正需求,给予恰当的回应和陪伴。总之,育儿先育己,切记,切记。


你好孩子 手机客户端安装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冬冬0204 发表于 2015-9-11 21: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管理员

热门推荐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视频号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